大庆10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中正SZS系列燃油/燃气热水锅炉为D型布置结构,右侧为炉膛,左侧为对流管束;通过下锅筒中间和两端的活动支座固定在本体底盘上,并保证锅炉整体向两端膨胀。炉膛四周为膜式水冷壁,炉膛左侧的膜式水冷壁将炉膛与对流管束完全密封隔开,对流管束区后部为拉稀的错列结构,前部为顺列结构,炉膛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炉膛尾部的出烟口进入燃烬室、对流管束区,然后从锅炉左侧前部转向进入螺旋翅片管节能器,最后进入烟道排入大气。
施工前的准备设备开箱检查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设备清单进行由制造厂、建设单位和安装单位三方代表参加对设备规格、数量和外表情况检查并做好记录进行会签对合金钢零部件应做光谱分析和硬度检查作出试验报告。基础复查机组安装前根据设备基础图纸复查土建提供的基础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并对基础中心线、标高、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尺寸进行校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一定要返修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安装。基础沉降点观测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前后必须对基础沉降点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沉降点观测次数分别为1基础养护期满后2汽轮机和发电机就位前3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完毕二次灌浆前472小时联合试运行后。沉降观测仪器应达到二级精度各次观测数据就做记录作为交工资料妥善保管。
我国是开发流化床燃烧技术较早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发展鼓泡流化床技术。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91991年初首批35t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由于产品设计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论发展落原因运行问题较多。经国家组织的完善化研究后在90年代中后期得以快速发展。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己投运或正在制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己有上千台。蒸发量220t/h及以下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在国内大量使用41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己开始投入商业运行。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用于集中供热的热水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在应用和推广。可以预见今后若干年里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飞速发展和使用的重要时期。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炉膛(快速流化床)、气固物料分离器、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和外置热交换器(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没有该设备)等组成上述部件形成了一个固体物料循环回路。第二部分为对流烟道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与其它常规锅炉相近。其换热器一般包括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大庆10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
大庆10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室、炉膛、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器组成。炉膛下部是密相料层最低部是水冷布风板,在布风板上的鳍片上装有耐热铸钢件风帽该风帽为钟罩式风帽。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来的风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风室通过安装在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燃煤经设在炉前的4条刮板给煤机送入燃烧室落煤口上方设置了播煤风。二次风约占总空气量的50根据煤种稍有区别)经过空预器预热后通过喷嘴分上、下两层进入炉膛以利于燃烧调整和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整个燃烧是在较高流化风速下进行炉温控制在800900℃含灰烟气在炉膛出口处分左右两股切向进入两个旋风分离器被分离的细颗粒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循环再燃烧离开旋风分离器的烟气经过热器进入尾部烟道随烟气排走的微细颗粒可由锅炉后部的电除尘器收集。
降负荷过程中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50℃。在负荷降到50%和锅炉停止运行以前须吹灰防止含硫分的积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导致管子的腐蚀。继续降低锅炉负荷以每分钟不超过10%的速度降低燃烧料量。根据负荷情况开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门及对空排气门停炉后视汽压上升情况关闭。当降低负荷时保持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在床温低于800℃之前投入启动燃烧器继续降低给煤量停用电除尘。根据床温情况逐渐减小给煤量直至停止全部给煤机保持石灰石给料处于自动状态直至停止给煤为止)。停机后关闭主汽门和隔离汽门。当需要时汽包水位调节器切为手动状态始终维持正常的汽包水位。继续流化床料并且控制受压部件降温速率小于50℃/h。在床温约450℃时停止启动燃烧器。当床温至少降至400℃时停止一、二次风机运行。回料器温度降至260℃以下停止高压流化风机及引风机运行。停炉后汽包水位升至最高可见值后停止上水开省煤器再循环。
未来中正锅炉将紧随时代步伐,持续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和用户一起走的更远。